第73章(第2/5页)

为了突出二楼的特殊性,在楚溪客的建议下,钟离东曦命人在祥云楼的东西两侧各安了一个外置楼梯,一来不用经过一楼大堂,二来还能为那些有特殊要求的女客提供便利。

左侧的楼梯有专人看管,只允许女客走,上楼之后直接进雅间,中途不会遇上陌生男客,这就方便了那些尚未出阁的小娘子。

当然,如果不想走左梯也没关系,右侧的楼梯男女不限,直通大堂和另一侧适合家庭聚餐的雅间。

五公主就没什么忌讳,直接跟着两位兄长上了右梯。

从楼梯开始就体现出装修的巧思了,楼梯与栏杆都是实木制成,木栅之间装饰着一个个菱形的雕花图案,画的是各种各样的海鲜,不是装在盘子里的死物,而是在水中生活的模样,有同伴,有水草,还有漂亮的珊瑚礁。

头顶也有新花样。

那是一盏盏栩栩如生的花灯,有水母形状的,有小丑鱼形状的,还有气鼓鼓的河豚形、扇贝形、虎鲸形……一个个花灯摇摇曳曳,形成了一条色彩缤纷的花灯桥。

五公主一路走一路惊叹:“瞧见这个,我都不忍心吃了。”

阿肆深以为然地点点头。

钟离东曦但笑不语,其实眼睛里的骄傲劲儿根本压不住。这些,都是他的鹿崽布置的。

上到二楼,更是耳目一新。

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开放式的后厨,说是“后厨”,实际根本没藏在食肆后面,而是用一个椭圆形的操作台围成了一圈,地方很大,视野也很开阔,客人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的人在做什么。

无论大厨还是小学徒都穿着雪白的衣裳,头发也用幞头包起来,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干净,毫无后顾之忧的干净。

那些海鲜有的养在水缸里,还是活蹦乱跳的,有的用冰块镇着——这个时代已经有了用硝石制冰的技术,每一条鱼、每一只虾取出来都是新鲜的,仿佛能闻到海水的气息。

料理台和案板同样井井有条,一尘不染,所有人的工作都是有条不紊地相互配合着——小学徒负责清洗,切墩师傅开膛破肚,再由大厨或蒸或煮或捞汁腌制,最后装盘放到小推车上,由穿着淡蓝制服的跑堂统一上菜。

“三位好,在下是你们的专属服务员,请问三位有预约吗?”一个含笑的声音响起来。

钟离东曦一偏头,就看到了穿着蓝白相间制服的楚溪客。

他所代表的就是除了后厨和跑堂之外的第三个工种——雅间服务员。

虽说是“海鲜自助”,但考虑到这个时代世家子弟们的用餐礼仪,不可能真让他们端着餐盘来回跑,因此楚溪客就另辟蹊径,想到了这个法子。

后厨统一配菜,跑堂推着火锅店那种四层小餐车送到各个雅间门口,再由雅间服务员介绍,客人们自助挑选。

当然,楚溪客并不是真的跳槽到祥云楼做服务员了,而是为了后期培训更全面,所以特意过来把各个工种都体验一遍。

钟离东曦今日以客人的身份出现,也是楚溪客安排的。

看到楚溪客,钟离东曦就毫不迟疑地撇开一双弟妹,站到他身边了:“雅间没有预定,鹿崽喜欢哪个?”

楚溪客暗搓搓给他使了个眼色,然后一本正经地说:“在下今日是三位的专属服务员,客若是没有预定,可选在水一方。”

五公主扬起精致的下巴,调侃:“‘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’,小郎君特别推荐这个雅间,里面可有‘心上人’啊?”

楚溪客装傻:“心上人没有,海鲜管够。”

钟离东曦笑笑,跟着他走。

雅间的布置也很是独特,有适合三五好友聚餐闲聊的小隔间,由清新的竹木隔成,没有门,只挂着竹帘,帘上绘着各色山水,一看便知道绘制者画工不凡。

还有一种供给家庭聚餐的中等隔间,有门有窗,窗外还有不同的景致,若有孩童可交给服务员照顾,大一些的还能送到专门辟出来的游乐区玩耍。

考虑到古人多宴饮,楚溪客便把每月初一、十五的日子空出来,若有人预定小宴,可选择这些时候。

在水一方是一个中等雅间,临窗远眺可以看到一条清溪蜿蜒而过。

客人落座,首先是极有仪式感的“选餐具”环节。

一共有四种餐具,亲民而价格便宜的陶器、颇受文人雅士追捧的瓷器,还有贵胄阶层用来彰显品格的漆器,另外楚溪客又结合祥云楼的装修风格,设计了一套竹木为主的“原始风”餐具。

一套餐具中包括筷子、汤匙、调料碟和餐盘等,但凡客人选中哪样,接下来他面前就都是这种。

“我们三个可以选不一样的吗?”五公主问。

楚溪客道:“当然可以,本店以满足客的需求为先。”

于是,五公主就非常调皮地把除了漆器之外的另外三样各来了一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