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章(第2/3页)

其实,毛肚放置的顺序比较随意,喜欢吃火候大的可以先放,爱好口感脆爽的那就后放,楚溪客喜欢脆爽的,七上八下十几秒就迅速往外捞。

这次捞出后就能改刀切丝了,尽量切得细薄,煮起来容易入味,吃的时候也方便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这一次煮完羊杂的汤水就不能倒掉了,过滤一下就是可以媲美高汤的羊杂原汤!

第三次下锅,有厨师习惯先用油把羊杂炒一下,再加原汤煮。楚溪客则有一套自己方法,直接开大火,把原汤煮沸,熬至奶白色,然后如同涮火锅一般加适量羊杂进去,加盐、胡椒粉,稍稍煮一会儿就出锅。

这个法子是楚溪客跟着工地上的做饭阿姨学的。

那会儿他大概才上三年级,大学城还在施工,周末的清晨,他常常带着桑桑去工地捡矿泉水瓶,做饭的阿姨每次看到,都会给他盛一碗羊杂汤,让他就着大饼吃,桑桑也会幸运地分到两大块羊肝。

直到很多年后,每到雾气沉沉的深秋时节,楚溪客回忆起的不是早起捡瓶子的湿冷和疲惫,而是那碗热腾腾的羊肉汤。

如今,他自己也会做了。

满满一勺羊杂铺在碗底,奶白色的羊汤一浇,葱花香菜一撒,隔壁小孩都馋哭了!

“啊啊啊!如果我做错了事,可以让殿下惩罚我,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折磨我?”云浮抱着细细的竹竿,哭天抢地。

云崖想要鄙视她,却没立场,因为他也馋得算错好几个数了!

就连云烟挥剑的时候也有些心不在焉,频频看向隔壁。

只有云霄看起来比较淡定,但也只是“看起来”而已。

终于,天使猫桑桑跳上竹墙,脖子上挂着仿佛能救命的小篮子,篮子里照例放着字迹丑兮兮但内容令人欣喜若狂的字条——

“薄雾蒙蒙的清晨,大饼和羊汤更配哦!”

云浮飞快地冲到“桑桑之门”,拖过来一个超大的食盒,盒中除了六碗热腾腾的羊杂汤,还有一摞香喷喷的葱油饼!

不是软趴趴的那种,而是外层焦脆、内里绵软的千层饼,好大一个,切成六片,一片就能吃个半饱。

钟离东曦在桑桑跳上墙头的时候就出现了,随意找了个树墩,喝一口汤,吃一口饼,悠闲又惬意。

隔壁传来少年活力满满的声音——

“阿翁,你是喜欢吃这种脆脆的千层饼,还是软软的葱油饼?”

“我觉得也是!所以今天就做千层饼啦!”

“咱们在树下搭个带桌椅的小亭子好不好?这样就不用把食案搬来搬去了,下雨的时候还能一边赏雨一边吃烤串!”

“……”

“福伯,咱们也搭一个。”钟离东曦轻声说。

“好,都听殿下的。”福伯笑眯眯地喝了一口热汤,一下子暖到心里了。

上次的烤串就没他的份,他还偷偷失落了一下下呢,结果这次的羊汤就有了。邻家小郎君真是可人疼哦!

***

申时一到,楚溪客开开心心去摆摊。然而,到了平康坊东门才发现,商贩们居然都没来!

“今日贺兰大将军回朝,打朱雀街经过,荐福寺的大和尚腾出好大一片地方,专门给商贩们用……大伙都去了,楚小哥也快去吧!汤老四说给你占上地方,去了找他就成!”

楚溪客连忙道了谢,挑着扁担往荐福寺跑。

荐福寺在安仁坊,寺中的古钟和小雁塔都极有名气,平日里便是人来客往,今日更为热闹,说是摩肩接踵都不为过。

楚溪客差点没挤进去,好在遇见了相熟的金吾卫,对方平日里没少蹭楚云和的羊肉夹馍,因此很是爽快地帮楚溪客找到一个摊位。

这还真是一个好地方,旁边就是安仁坊西门,烧烤摊一摆,直冲着朱雀大街,别管进出荐福寺还是经过安仁坊,一眼就能瞧见。

楚溪客没有独占,而是把之前说要给他占位置的汤老四也叫过来了。

“嘿,本来想着照顾楚兄弟一回,到头来还是沾了楚兄弟的光!”汤老四重新支上摊子,转头塞给他一把杏脯。

楚溪客也不客气,吧嗒吧嗒嚼着杏脯瞧热闹。

此刻,平川军正经过朱雀大街,荐福寺这边的人群一股脑挤到街道两旁,就连周围的摊贩都跑去看大将军了,偌大的地方一瞬间只剩下楚溪客和汤老四。

汤老四感叹:“不愧是打了无数胜仗的平川军啊,这架势,这排场,跟长安城里那些花架子就是不一样。”

楚溪客深以为然地点点头。

这些人一看就是上过战场见过敌血的,即便这样骑着马悠闲地走在大街上,依旧掩盖不住那股子令人心惊的杀伐之气,就连那些黑壮的战马看起来都比别人家的凶悍许多。

“哪个是贺兰大将军?”楚溪客伸着脖子努力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