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部 季姜篇(第33/39页)

又回到夜色深沉的泗水岸边,月亮的清辉依然洒落在缓缓流淌的泗水河上,泛着阵阵银光。

楚王道:“你还有什么问题吗?”

季姜道:“有。”

楚王道:“你说。”

季姜道:“龙羲是在这个时代失落的玉雉,可那玉雉却又明明早在五百多年前就供奉在秦国了。那么在龙羲失落之前的五百多年前时间里,世上岂不存在着两个玉雉:一个在龙羲那儿,一个在秦国的祠庙?可玉雉又明明只有一个啊!”

楚王道:“是只有一个。秦国的那个,就是龙羲的那个,没错。我说过,时光变形的时候,会发生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。还记得那两匹一模一样的‘追风’吗?其实,那不是两匹‘追风’,而是一匹。还有刚才,你不是看到了过去的自己吗?这似乎令人难以理解,其实那只是因为我们长期生活在单向匀速的时间流中,无法跳出来看到它的全景。这样吧,想象一根长绸带,当我把它弯过来结成一个圆环,它是几根?”

季姜道:“当然是一根。”

楚王道:“很好。那么当我把手伸进圆环的两侧,把这带环绷直了呢?”

季姜道:“还是一根。”

楚王道:“不错,确实是一根。但假设这绷直的绸带环上有一个微小的生灵,比如蚂蚁,它太小了,以至于视线还达不到我的手绷着的两头,那么在它的眼里,将看到几根绸带?”

季姜犹豫了一下,道:“两根。”

楚王道:“是的,它将看到两根一模一样的平行着的绸带,一根是它所行走的。另一根在它对面。这种情况,就近似于时光变形造成的种种异象。”

季姜思索着,不说话。

楚王也不催问,静静地等着。他知道理解这一切的艰难程度。

许久,季姜道:“我想我已经明白了。不过我还有第二个问题。”

楚王道:“你问。”

季姜道:“龙羲用玉雉为你打开的古道,就是陈仓道吧?”

楚王道:“是的。”

季姜道:“它为什么不选择栈道呢?据我所知,当时栈道才焚毁了几个月,而陈仓道已经荒废了五百多年了,想来重现天日的难度应该大于栈道,它为什么舍易就难呢?”

楚王叹道:“只因那时它还心存侥幸。”

季姜道:“心存侥幸?”

楚王道:“它希望选择一条荒无人烟的道路可以减轻‘变异波动’。褒斜栈道自古商旅往来频繁,很难找得出一个月的空当。如果不慎将那些路人裹进这场‘时空扭曲’,无疑将加剧未来历史的动荡,使它更难以控制。只是它没有想到,这道‘变异波’的产生,根本与道路本身无关,完全是由我造成的。”

季姜点头道:“我明白了。”停了一下,又道,“我还有最后一个,也是最主要的一个问题。”

楚王眼中显出期待的神情。

季姜道:“你为什么要消灭龙羲?”

楚王道:“你说呢?”

季姜踌躇道:“难道是因为工程浩大劳民伤财?难道是因为它过于强大威胁到我们的生存?可不管怎么说,它毕竟有过大恩于我们人类。没有它,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啊。”

楚王点点头,意味深长地道:“是啊,没有它,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啊。”他说得很慢,似乎有意让季姜把这句话的每一字都细细体会一遍。

季姜有些茫然,慢慢地,她似乎想到了点什么……忽然,心灵深处像闪电般掠过一个可怕的念头,但没等她抓住就消散了,只留下一阵极大的恐慌感。

楚王注视着她的脸:“你想到什么了?”

我想到了什么?她拼命问自己,拼命地重寻那可怕念头的出处,一点一滴,慢慢地,慢慢地……突然,就像一头狰狞的怪兽猛地从地底钻出,那个念头一下子无比清晰地出现在她脑海中。

她被这可怕的阴谋惊呆了。

楚王缓缓地道:“明白了吧?没有始,怎么会有终?没有因,怎么会有果?如果一开始就不是这样,那么今天的一切又何从出现?”

“如果我真的为它完成了移山填海的工程,那么几千年前那艘星槎就不会坠毁,龙羲就不会需要传授文明给我们,以使我们在若干年后有能力为它移山填海。”

“多么奇怪的悖论!如果它不曾传授文明给我们,又怎么可能挽救那艘星槎?但事实就是这样。历史只能有一个,如果被更改,那么更改过的历史就会‘覆盖’原先的。这是宇宙的铁律!”